行业媒体业务培训——理论与实践的精彩碰撞 满载而归的学习征程
在当下信息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全媒体已然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使广大行业媒体工作者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切实提升业务水平,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的2024行业媒体业务培训班(第一期)于8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这是一次极具价值和意义的学习之旅,众多学员都表示收获颇丰,深刻感受到这是一场新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质量培训。
学员们深入学习领会了习文化思想的内涵,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同时重温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的历程,了解了当下全媒体传播的趋势与特点,对如何用守正创新的态度讲好新时代的行业故事和中国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更强的信心。
《中国邮政报社》记者李伟表示,此次行业媒体业务培训班是一场对新闻初心的再深化、一回媒体视野的再拓展、一次职业能力的再提升。中国铁道建筑报社编辑袁灿讲到,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将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热情参加行业的学习和讨论,保持对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关注,逐步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以适应媒体新发展的新趋势,争做新时代新闻宣传带头人。《中国石油报》社编辑范绪婕对张超文会长的开班动员和专题报告印象非常深刻,听后对习文化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确了创作更多新闻精品力作的方向。中国有色金属报社主任宋爽告诉中国行业报协会工作人员,通过一周的学习,更深刻体会到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必须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相加的有效机制,把握住做中国式现代化报道的内在逻辑、角度和方法,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文化阵地,践行核心价值观,构建更有效率的传播体系,及时、正确地传递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故事和声音。
本次培训涵盖新闻写作、舆论引导与危机沟通、大模型赋能新闻传播、全媒体策划与运营、中国式现代化报道的角度与方法等具体问题,讲理念、举实例、教方法。实地参观人民网和中国气象局的经历,让学员们直观地看到了信息技术与内容创作相结合打造出有一定的影响力新闻平台的成功范例,明白了在全媒体时代浪潮中,不停地改进革新思维和提升技术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英大传媒集团专责杨青回顾在中国气象局和人民网的实地参观调研中,不仅了解了气象专业相关知识,看到了中国气象人的奋斗和坚守,也了解了技术发展、新媒体态势给主流媒体带来的系统性变革,学习了全媒体精品佳作从策划、制作到传播、扩散的探索和实践。《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副主任曹丹也有同感,并认为两次参观调研组织灵活高效,感受直观、印象非常深刻,互动性和启发性强。《中国化工报》社主任李东周感慨,坚守新闻一线年,作为非科班出身的记者,在“行万里路”之余,常感自身颇多不足。也曾自修过一些课程,但很难接触新传界最新进展和成果,也无法学到“大牛”们的宝贵经验和见解。十分感谢中国行业报协会搭建的培训平台,有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快充”机会。
既有新闻传播学界的资深教授,也有传媒业界的大咖。他们不仅分享了丰富的从业经验,还讲授了前沿的行业动态。培训包括课堂授课、交流研讨和实地调研等。丰富的形式和紧凑科学的课程安排,使学员们对全媒体从理念到实操、从学界到业界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收获了宝贵经验。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天平阳光副总编辑丁珈表示,本次培训邀请到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知名学府的行业专家来授课。课程都是有趣又有料,每天6小时满满的培训课程聚精会神,周围小伙伴们也是边听边记。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记者徐姚说道,5天的培训干货满满、形式丰富,不仅课程教学体系全、师资队伍强,而且安排了交流研讨和实地调研,培训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技术上的物理相加,而是思维方法、传播模式、技术形式等全方位的化学反应。特别是人工智能等的加入,让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面临更加大机遇和挑战。
面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学员们表示将肩负起行业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以习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四力”,积极履行新时代记者使命担当,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媒体新的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讲好本行业故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在做的工作中。此次行业媒体业务培训班虽已落幕,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愿各位学员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坚定的信念,在媒体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创造出属于自身个人的辉煌,书写媒体发展的壮丽篇章!为推动媒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开创媒体行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