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材料产业是河间市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现有相关企业175家。近年来,河间市着力打造北方顶级规模的保温新材料集散地,推动企业追新逐绿,促进产业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
驱车行驶在河间市米各庄镇华阳大街,能够正常的看到路两侧保温材料相关企业的招牌一个连着一个。
9月14日,在河北华能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岩棉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各种设备旁的绿色地坪干净整洁。
据了解,制作岩棉先得将废弃矿渣、玄武岩等按特殊的比例熔化。为此,该公司曾经采用烧焦炭的冲天炉。焦炭的堆放、燃烧影响了工作环境。
该公司并非个例。改变这样的情况,进行电炉改造是一个办法。然而,由于没先例,改造时间、改造成本、改造效果等都挂着问号,让岩棉生产企业望而却步。
2018年,该公司组建技术攻坚小组,先后到10余个省份的电炉制造和应用企业考察,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河间市首条岩棉生产线的改造,不但实现“煤改电”,还对其他生产环节进行了适配化升级。
“拔掉冲天炉,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工作环境的改善。”该公司经理黎俊起说,电炉生产线可自动调整电流、电压、流股、线速度等,相较于添煤加炭,解决了生产中参数指标需精确控制的难题,大幅度减少了人的因素导致的产品不良率,给公司带来更大效益。
华能公司良好的改造成效吸引同行上门参观。目前,河间市6家岩棉生产企业共投资4.2亿元新上电炉生产线条,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9月14日,走进河北金旗耐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电炉熔化的岩浆经成纤、打褶、固化等工序进入切割机。“我们按照客户预定尺寸对岩棉进行切割,随后完成包装。”车间负责人史忠燕说,以前,切割产生的棉渣随处散落,对工作人员健康带来损害,而且委托第三方处理会产生额外成本。现在,经过工艺优化,棉渣再也跑不出生产线。
向着史忠燕手指的方向看去,切割机的传送带两侧,分别有两个“边角料”回收通道,被切割下的废料立即进入通道回流,作为原料重新投入生产。以前影响环境的废弃物被二次利用,实现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绿色化。
近年来,该公司聚焦生产线各环节优化工艺,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现全部的产品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
河间市正总结推广各企业在绿色转型发展中的先进做法,推进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与生产流程的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改进、生产效率提升有机结合。到2025年,力争打造3家以上绿色工厂,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综合能耗大幅降低。
在河间市,保温材料产业发展几十年,成为富民强县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并不代表落后、低端。近年来,河间市在保温材料行业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科学技术创新正催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沧州华阳耐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这家企业是该产品国家标准的参与起草者。
9月14日,在该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守在生产线末端,将定型好的产品打包装箱。记者看出,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只有包装环节还留有人工岗。
“从一次密炼、二次密炼,到发泡、挤出,我们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郭建业坦言,当前,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的生产的基本工艺越来越成熟,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但并不是在同种类型的产品竞争中突围的关键。保持行业领头羊就要做别人没做过、办不到的事。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大致上可以分为适用于常温环境下的普通橡塑和可在-200℃环境下应用的深冷橡塑,尚缺乏专门用于常温至-80℃环境下的橡塑,而这一环境却是橡塑产品的常见应用环境。因此,长久以来,应用企业只能选用价格较高的深冷橡塑产品,从而承担了较高成本。针对这样的情况,该公司正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新材料,打造适用于该环境的低造价新型橡塑,填补这一市场空白。“我们已在海南、重庆建厂,主要对接当地科研资源进行技术攻关。”郭建业说,通过研发新材料,推动橡塑产业发展迈上新高度。
河北聚程伟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是全国多地集中供热企业的管道供应商。在公司的展架上,“全国自主创新最具影响力品牌”的证书十分显眼。“‘科技领先’被我们摆在公司发展的策略的首位。”公司负责人张宾说。
9月14日,在该公司厂区大院中,工作人员借助机械将12米长的钢管套入铁皮、聚乙烯等材质的外壳中,随后用天车将其吊至下料机旁。外壳中间打孔,插入送料装置,不一会夹层里就注满了聚氨酯。
“聚氨酯强度高、导热系数小,是优良的保温材料。”张宾说,别看整个下料过程简单,为了聚氨酯快速、均匀发泡,公司可没少下功夫,“搞研发需要耐心,一遍遍实验才成就了现在的工作速度。”
不仅如此,该公司聚焦保温管生产加工全流程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在清洗、除锈、加热、冷却、夹持、剪切等工序的装置上形成专利成果。
现在,河间市计划整合10家重点企业技术力量,组建企业研发或技术中心,促进保温材料行业研发能力持续提升,推动部分公司制作的产品尽快达到国际标准,更好开拓海外市场。
河间生产的保温材料产品大致分为岩棉制品、玻璃棉制品、硅酸铝制品、橡塑制品、聚氨酯制品和其他辅材等六大类,包括细分品种800多个,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力、化工、石油、航天、冶金、建筑、供热等多个领域,在全国各地热销,并打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据统计,河间市保温材料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30%。
河间市保温材料产品如何获得市场青睐?业内人士透露,当地企业敢于跳出同质化竞争,在提升产品质量上不断探索。
9月14日,河北瀛科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内,20多台织布机隆隆作响。每台织布机旁都摆放着成卷的玻璃纤维原料。玻璃纤维如同丝线一般被牵引进机器,横竖交织,成为一张网格布,网孔为边长4毫米的小正方形。
该公司负责人孙孟龙拿出一张网格布样品,一边拉拽、弯折,一边对记者说:“经得起市场检验,产品才能赢得更多客户。我们生产的产品都要经过拉力、折力等指标测试,确定保证产品质量过硬。”
网格布作为建筑外墙保温必不可少的辅材,具有抗裂、抗拉伸等特点。孙孟龙坦言,早些年,网格布行业小作坊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在市场站稳脚跟,该公司坚持好产品才能赢得大市场的理念,20多年来一直在提升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这几年,该公司将产品升级换代的着力点放到原材料高端化替代上,组织专业团队到各地玻璃纤维制造公司进行考察,采购样品试生产后仔细进行产品特性测试,只为求得“最优解”。最终,公司选中一家大型央企进行合作,用高品质原材料生产出抗拉性、柔韧度优异的玻璃纤维网格布。
“我们坚持让市场检验产品,用好口碑塑造好品牌,赢得500余家客户信赖。”孙孟龙说,现在,公司450多台织布机每天运转,一天生产网格布近百万平方米,来拉货的车辆络绎不绝。
9月14日,在河北双鹏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的大院里,一辆货车正在等待装货。“这批货将发往石家庄。”该公司负责人岳彭辉说,当天上午,他们已发货200余件。
同为玻璃纤维网格布生产企业,该公司自2018年成立起,便瞄准高质量。“我们从设备安装到原材料采购都围绕产品质量做文章。”岳彭辉说,因为有产品质量作保证,公司已有近300家合作客户。
为进一步避免同质化竞争对产业造成影响,河间市通过企业“领跑者”机制,以高标准引领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激发行业发展活力。到2025年,当地力争培育一批行业领跑者企业,覆盖全部保温材料产品大类。(河北日报记者袁铮)
产品介绍